1)第162章 灾民的问题_我在大明当皇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汤和微微点头,“是有怎么一回事,好心办了坏事,妙锦那姑娘太年轻了,徐祖辉也是的,明知道灾民的问题,还不派人跟随,若非允熥的人看着,搞不好要闹出事情来!”

  “妙锦的年龄也不小了,咱还记得那妮子刚出生的时候,一晃这么多年,要给她找个好婆家了,徐达不在,我们要将妙锦照顾好!”朱元璋说道。

  “这婆家有些难找啊!”汤和笑道。

  徐妙锦的年龄太小了,属于他们那一代最小的女娃,同辈男丁长的长,年幼者也多有婚姻。

  徐家高门大户,非寻常人可以攀登。

  这也就是徐妙锦拖到现在的原因!

  “妙锦要找婆家,允熥找媳妇了,有空一起都看看吧!”

  “是该好好看看了!”

  民间十三四岁就可以成家了,这两个娃娃都过十五了,还没一个着落传出去真的不好听。

  好在徐家和朱家都子女都不愁没有好着落,慢慢找就是了。

  “吕氏那我不放心,允熥的婚事你多看看,最好在允熥离开前敲定,我未必能看到玄孙,但总要看到允熥订婚!”朱元璋长叹了一声。

  岁月不饶人!

  早年苦,成婚也就晚了,好在是碰到心仪的姑娘,一般他这个岁数都已经报了玄孙,可偏偏第三代子嗣才刚刚长大。

  “四哥过忧了,允熥年幼,但允炆却可以,待其从北方回来,短则一两年,快则三四年四哥必可以看到玄孙!”

  “那当然是最好的!”

  朱元璋发出源自心底的笑意。

  “四哥要是没事,要么咱们出宫看看?”汤和意有所指的提议。

  闻言,朱元璋挥了挥手,“不必了,我相信允熥能做好的,那个常向东不简单,两年处理数批次数万灾民的赈灾和转运,允熥和各地商贾多有联系,米粮只要搞出来,他那一套以工代赈必然可以成功。

  只是没想到,允熥竟然为了商人敢顶撞了咱,有点有标儿当年的样子!”

  “琼海与中原不同,土著众多,地产稀薄,若无中原资助就是一片荒芜充满疾病之地,允熥如今和商人走的近,是因为看到商人的用处,时间长了商人的本性暴露,自然会明白四哥的心意,到时候也就真正长大了!”

  汤和为什么不折返凤阳,不就是想要留在南京给朱允熥擦屁股,同时照料淮西勋贵。

  早年的离开,不是失了希望,而是朱标接替了他的角色,汤和自然不可能跟朱标争夺这个位置。

  可谁能想到朱标死了!

  “最好就是这样,不过我希望允熥能再快一点明白过来!”朱元璋充满寄望的说道。

  “会的!”

  “你个老东西!”

  看着汤和枯瘦的身子,朱元璋笑骂道,“你当我不知道你留在南京为何,要留就留吧,别到最后尸骨臭了才能回家!”

  “那我就葬在南京好了,也好看着大明江山!”汤和直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