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567章 含义_我在大明当皇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间谍之事,本就黑暗,身在黑暗中做事,非常考验人性,往往很多事情为达到目的不得不做,身心煎熬不说,最怕就是身旁人的不理解。

  “谢谢!”

  能得人体谅自然再好不过。

  “事成与否无所谓,不行就强行横推,人活着最重要!”

  朱允熥略显无奈说道,“行了,不聊这些短时间没影的事,接下来谈谈技校的问题,刘尚书你来开个头,说完解缙你补充,剩下的就先耐心的听一下!”

  同样的事情,谈论场合不同,参与谈话人的不同,所代表的含义,重要性的权重也会跟着上升。

  技校,产业工人。

  对此有认知的,其实并不多,至少算不上普遍认知。

  内阁中,主动和朱允熥谈过的目前就解缙一人,对此有认知的郭清算一个,毕竟其负责的是琼海教育一块,然后就剩下常年不出现在海口的罗贯中。

  内阁才三个,更不要说下面。

  其他人是否看到问题,是否重视过这问题,真的不好说。

  或许存在私下的讨论,探讨,可就重视程度来说,明显是不够的。

  这不是大家没做事,没思考,而是思维受限,不曾亲身感受,感官不是那么强烈。

  如今问题被抛出去,那就不能忽略。

  刘授业开口,江西举子出生,授业与解开门下,别看刘授业这几年脸变黑了,手变糟了,心里的书生气短了,但条理性更强,目的性更明确,大方向上的问题他能讲,细节上的问题也不是不能说。

  原本模糊的概念,伴随着刘授业的讲述逐渐变得清晰,几度郭清想要打断,但最终无不是忍了下来。

  ……

  “我承认授业说的极有道理,但这一问题,更该做引导,而不是做强制!”

  郭清中指敲着桌面,这一路听下来,郭清越发感觉变扭。

  不是他要奉行‘万般为下品,惟有读书高’的思想,而是琼海人力缺口是全方面的,地方蒙学体系都没完善,区域鸿学更是连到影子都没看到。

  哪来那么多优秀的人才供人选择?

  大家都是分着来的,就是要特殊?

  岂容你开口说两句便做出倾泻,郭清管的是教育,这两年每逢实习季,毕业季,他家的门槛都要被人踩破。

  真要顺着刘授业的心思,今年毕业季他就跳海了。

  “本就不是强制,但引导也需引子不是,空口白牙谁信啊?”刘授业强势的回道。

  “那引子你从工部内部挑选。

  一个学院建立起来,不过三重要素,学府,教师,生源来源,这些你们工部完全可以自行解决?”

  郭清又不是傻子,哪里不知道刘授业打得是什么主意,面朝朱允熥抱拳道,“三爷!

  据3+2计划,今年三亚弘学馆就应启用,分流琼南地区的生源,此事从去年开始便已推动。

  技校建立我支持,但和不能因为技校,而耽误三亚鸿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