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648 实在太客气了_大唐风流小地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李忘忧抄袭的那两首《青玉案·元夕》与《生查子·元夕》,皆有一种婉约之美。

  虽然其蕴含的情感不同,但无论是《生查子·元夕》的凄美和惆怅,还是《青玉案·元夕》的落寞与孤寂,期盼与意外之喜,都读得长安城内的小娘子们泣不成声,泪洒衣襟。

  可以说,长安城内,从未有一首诗的流传速度,能有李忘忧上元节抄袭的这两首诗快的。

  昨夜这两首诗写出来后,被在雅室之小心伺候的酒楼掌柜记了下来。他立即抄写了出来,让酒楼博士送去了平康坊的画楼妓馆。

  这当然不是掌柜的有什么其他想法,而是在讨好李忘忧。

  在大唐,人墨客写出了诗词,要想传颂,却是很困难的事情。

  交由画楼妓馆的妓家传唱,自然是最容易扬名的方式。平康坊那些画楼妓馆,无论是艳压群芳的花魁们,还是清倌人,每日里都有读书人送去自己的诗作,希望能被她们看,传唱扬名。

  而这些画楼妓馆,自然也不是来者不拒,若不是真的精彩好词,她们也是不屑与吟唱的。

  孔府酒楼,往日里自然也少不了人墨客吟诗,雅室之之所以备下纸墨笔砚,也是为这些人墨客准备的。

  而他们写出来的诗词,但凡酒楼觉得上佳的,也会送去平康坊那些画楼妓馆,为顾客扬名。

  孔府酒楼的掌柜,虽是商贾,却也分辨得出这诗词的好坏。更何况能让自己主家,以及一众大儒激动成这般,显然户县伯的两首诗作并非凡品。

  故而他将诗词抄写出来后,立即让博士送去了平康坊。

  平康坊的那些花魁、清倌人,听闻是户县伯的上元节新作,自然不敢怠慢。拜读过后,这群小娘子们顿时激动的浑身战栗,不能自已。

  李忘忧还陪着李二以及李纲、虞世南他们在酒楼之饮酒作乐时,平康坊内便炸开了锅。几乎所有的妓家,不约而同的,用或婉约、或空灵、或灵动的声音,开始反复吟唱这两首诗词。

  上元佳节,平康坊内也是人满为患。

  那些不愿赏灯,只想欣赏美人的“凡夫俗子”,自然大有人在。

  纨绔们也是早早就去了平康坊,找来一大群花枝招展的小娘子们作陪,好不快活。

  他们听到楼里的小娘子,吟唱出李忘忧的这两首新诗后,除了感叹子忧大才外,倒也没多大反应。

  这自然也很正常,就如后世的韩剧一般,钢铁直男们看了未必觉得如何,却能将妹子们看得眼泪哗哗,这就是男女对情感的区别。

  于是纨绔们郁闷了,一群画楼里的妹子们,听着那反复吟唱的两首诗,居然一个个都哭得泣不成声,泪洒衣襟,让人好不怜惜。

  更让纨绔们傻眼的是,这群小娘子们,居然一个个娇羞无比的塞给了他们一堆香囊、手帕,其甚至包括画楼里的清倌人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