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向虎山行_刘备的日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以来,墨门子弟日渐式微。朝堂之上,亦无墨门良才。今更裹挟入妖贼,江河日下,何其惨淡。”陛下叹了口气,忽问道:“王使君,以为是何故?”

  王芬对曰:“先贤曾言:智者之所短,不如愚者之所长。又曰:巧治不能铸木,巧工不能斫金。故而:华骝绿耳,一日而至千里,然其使之博兔,不如豺狼。

  臣窃以为,墨门善于营城造器,奇技淫巧。然为官一任,牧守一方,却非其门下所长。

  太史公谓:能行之者,未必能言;能言之者,未必能行。

  料想,历代先贤所言,便是如此罢。”

  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”陛下欣然点头。

  “陛下明见。”王芬等人拜服。

  “怀才不遇,愤而投贼。”陛下语透深意:“其情可悯,其心可诛乎。”

  陛下目光投来,王芬面无表情,徐徐下拜。

  中军校尉孙坚却抱拳言道:“一日为贼,终身为贼。若为汉贼,当尽数杀之。悬首城门,以儆效尤。”

  陛下笑道:“孙文台,国之虎将矣!”

  众人皆陪笑脸。

  陛下心情大好。命就地扎营。杀鸡宰牛,犒赏三军。一时欢声雷动,兵心可用。

  白波谷前,骠骑将军营。

  骠骑将军董重以降,主簿张逊,张济、郭汜、樊稠、李傕四校尉,文武分坐。大帐内可称人才济济。

  帐外鼓声隆隆,杀声震天。

  “报——”不久,便有军士入帐:“张军候,寨前搦战,连刺四贼将下马。”

  “嘿!”董重一拍大腿:“好一个张绣!”

  旗开得胜。张济等人,与有荣焉。

  主簿张逊乘机进言:“初来乍到,当稳扎稳打。贼人营寨,多固险而守。宜当智取,不可强攻。”

  “主簿所言极是。”董骠骑见好就收:“鸣金收兵。”

  “喏!”

  “众将随我出帐,迎张军候凯旋。”

  “喏!”

  要的便是这个气势啊。

  董重虽是纨绔子弟,五陵少年。却与蓟王刘备相处日久,耳濡目染之下,为人爽快,亦称豪杰。与张济、郭汜、樊稠、李傕等人,甚是对路。

  四人初入骠骑大营。便被授于比二千石之校尉衔。高官厚禄,唾手得来。如何能不对董骠骑,投桃报李,任凭驱策。

  虽不敢说死心塌地,终归是军心可用。

  悉知董骠骑亲征白波。永乐董太后亦不敢大意。诏命有司,全力配合。一切用度,足量配给。真可谓有求必应。

  张济、郭汜、樊稠、李傕四人,久居西州。与羌胡比邻而居,亦敌亦友,时战时和。麾下多豪勇之辈。如郭汜,曾为马贼。麾下二千游击,皆是悍匪。对阵白波,亦不曾弱了半分。

  正如右丞贾诩所言。得此四人,董骠骑实力暴涨。足可与大将军何进相抗。

  高官厚禄,笼络其心,军心可用是前提。编入营中,严明军纪,亦不可或缺。不急。待剿灭白波,回京后再交由中军校尉孙坚,细细打磨不提。

  白波谷,大营。

  杨奉、李乐、韩暹、胡才,四人鱼贯而入。

  “渠帅。”

  “众兄弟,速坐。”郭太,大手一挥。

  “谢渠帅。”

  待四人落座,郭太言道:“黑山张渠帅,又遣人送来密函。言,天子车驾,已入冀州。正往河间国而去。求我等速速发兵,袭杀大汉天子。”

  “这……”杨奉抱拳道:“前有骠骑将军董重,携一万西州虎狼上士,挡在山门之外。今已连胜四阵,气势正盛。若此时分兵,大寨危矣。”

  郭太轻轻颔首:“贤弟所虑,愚兄焉能不知。奈何有言在先,又与于渠帅击掌为誓。岂能自食其言。”

  “大哥意欲何为。”杨奉忙问。

  郭太遂道破心声:“我当亲率一支精锐,往河间一行。诸位兄弟留守老寨,切勿轻出。待事成,汉军自退。”

  “这……”杨奉还欲苦劝。

  却被郭太挥手打断:“我意已决,贤弟莫再多言。”

  “喏。”杨奉等人,唯有起身领命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