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兵不厌诈_刘备的日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史侯自号道君,拜张鲁为国师,擢升治头大祭酒阎圃为尚书令,以国事相托。五斗米道中,一干人等,皆有封赏。另有骠骑将军张济,与张鲁共掌朝政。李傕、郭汜、樊稠、**,四镇将军,兵强马壮。更加西州武人,无世家豪族门第之见。竟能与五斗米道,无事相安。且一来二往,甘之若醴。勾肩搭背,称兄道弟。叔侄三人中,汉中胡乱拼凑,无人看好之权利架构,竟异常稳固。始料未及。

  唯蓟王心知肚明。汉中政权,后世称“君师合一,政教一体”。

  史侯居高下问:“关东大战,几无可免。当如何行事,于国有利?”

  尚书令阎圃,乃殿中唯一智者。为君解忧,当仁不让:“回禀陛下,汉中四面之地。南阳被毁,一片白地。荆州刘表,豫州**,必坚壁清野,以待我军也。若顺下汉水,沿途无获,不出十日,纵十*大军,亦未战自溃也。”

  南阳一片白地。*民饥流,颗粒无收。天灾**,已成屏障。南阳上下,无论荆州还是豫州,不毛之地,孤军深入,被断粮道。乃至粮草不济,十日必溃。

  “汉中四面,皆有险阻。自黄巾逆乱,兵祸绵延。国师立五斗米,‘置义米肉,县於义舍’,‘民夷便乐之’,举家来投。‘汉川之民,户出十*,财富土沃,天府之国’。”史侯慨叹:“鹬蚌相争,却不能得利渔翁。朕,心有不甘。”

  国师张鲁,适时进言:“陛下春秋正盛,英主之姿。汉中‘民富国强,众安道泰’。毋需急于一时。”

  骠骑将军张济亦进言道:“国师所言极是。汉中四面险固,陛下初临,宜当休兵戈,养生息。从长计议。”张济隐晦提及,初来乍到,立足未稳。不可擅动。

  国貌民情,史侯自当体会。转而问道:“若命益州牧兵进交州可乎?”

  尚书令阎圃持芴跽奏:“或可一试。”

  益州牧刘焉,早有顺取交州之心。史侯此举,可谓正中下怀。

  奉天子诏命,南下交州。无可指摘。刘焉遂命麾下东州兵,厉兵秣马,水路并进,攻打交州。

  牵一发而动全身。闻益州兵出交州。合肥侯遂命群雄过江,割据江东。

  蓟王吞并四州,诸事繁杂。无暇他顾。

  三分天下,乱战四起。

  稍后不久,蓟王上表。请将治粟都尉,并入辅汉大幕府。

  蓟王所求,董侯无不应允。

  治粟都尉部,遂划归幕府。由中丞贾诩掌管。效仿水衡都尉,治粟都尉部,品秩齐升一等。都尉朱治,领食真二千石俸。坐镇益阳港。

  益阳港,扼守沅、资、湘,三水,通江达海,位置极佳。逆上酉口津,可扼沅水中流,镇五溪蛮国。再经灵渠,入合浦水路,直抵南醴港。今南醴水与南廉水,凿渠互通,南醴港为内外水路要冲。自此港出海,经沿海航道北上,便可直抵中山洲,水衡都尉驻地甬东港。

  二部,内外连动,上下呼应。领护三南徼外,江表十港。

  先并四州,再领三南。

  蓟王再得名号:『三南天王』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