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王都扩建_刘备的日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早已扩为七街列肆。称“通街”。俗称北斗七街。今与王城,唯一阻隔,便是临乡城南护城河道。南港桥头堡与临乡瓮城,隔河相望。同落吊桥,便可南北通连。

  王城横长五里。南港横长六里。蓟都尹娄圭,先前上疏。欲扩王城与南港同,分六十街衢。蓟王虑及僭越,故束之高阁。今蓟都人满为患。扩地之声,此起彼伏。再加朝廷东迁,洛阳旧都已弃。六九之城,无从类比。更加蓟北前燕旧都,足有六十三衢。如今再看,扩建临乡,未尝不可。

  蓟王回宫后,觐见二宫太皇。遂言及此事。

  董太皇言道:“王上多虑。六九洛阳,乃是王城。郭外闾里,又何止于此?”

  刘备这才醒悟。洛阳是无郭之城。若以郭门为外城门,阳渠为护城河。远不止六九之数。

  窦太皇亦道:“临乡一里王城,并未僭越。”

  临乡王城,一里之回。城池外扩,而王城不变。何来僭越之说。

  董太皇又道:“可效洛阳,阳渠环城,建郭门守之。”

  蓟王心领神会:“太皇,明见。”

  返回北宫,瑞麟阁。遂传命将作寺,着手设计王都扩建。

  吏民闻之,无不振奋。

  官吏倍增,爵民渐多。尤其辅汉幕府,兼督四州。四州官吏,皆以安家蓟国,尤以定居国都为荣,河北郡县长吏,不下数百,属吏过千。可想而知,临乡虽大,却也断难容纳。

  蓟王重建前燕旧宫,亦未尝无有,二分吏民之意。

  待嫡长子封,继位蓟王,迁都蓟北。国中宿吏,皆随之迁居。临乡则用以容纳,辅汉幕府属吏。

  如此,泾渭分明。蓟王一心一意,开疆拓土,立诸王子国。

  也挺好。

  随幽、冀、并、凉,四州自上而下,吏治皆出辅汉大幕府。尤其蓟吏,天下名产。蓟国《二十等爵》、《圩田制》等,大行其道。四州民心安定,地利尽显。更加四裔不断内迁,编户为民。人口皆有增长。如陇右凉州,即便分出五郡,八月案比,仍有各族编户,计千万之众。汉人约占一成。多分布于河西走廊沿线,远至河西四郡。余下河湟两岸,冰原上下,皆为羌氐诸胡,世代居所。羌汉融合,大势所趋。

  汉人之美,羌人大羊。同出女娲后裔,炎黄始祖,本不分彼此。

  何况四裔皆以汉化为荣。

  西域都护府,它乾城。西域大使馆,夏宫。

  西域位于诸夏之西,故域外诸国多称“西夏”。丝路沿线民众,则称之为“遥远的绿洲”。

  “拜见明庭。”贵霜使节先礼。

  “贵使免礼,请上座。”它乾令韦端,和颜悦色。自出为幕府属吏,守西域雄城。奉公职守,颇有贤名。为城中各族所敬。

  韦端二子,长子韦康,字元将,二子韦诞,字仲将。同入蓟太学,皆有才名。常代父拜访好友孔融。孔融喜其才,与端书曰:“前日元将来,渊才亮茂,雅度弘毅,伟世之器也。昨日仲将又来,懿性贞实,文敏笃诚,保家之主也。不意双珠,近出老蚌,甚珍贵之。”

  遂有典故:“老蚌生珠”,又称“明珠生(老)蚌”。

  “敢问明庭,所为何来?”贵霜使节,汉话精纯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