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汉室明王_刘备的日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自毙也。”

  “明公,明见。”群僚下拜。

  主簿阎象,进言道:“蓟王远征在即。群雄暗中积势。甄都上公之争,恐难善终。如刘表、吕布,必裹挟其中。徐州牧陶谦,命不久矣。明公需早做计校。”

  “陶恭祖亡故,徐州必为吕布所得。”袁术试言道:“广陵雄城,易守难攻。不若上攻江夏。”

  “明公勿扰。且观实効。”许劭进言道。

  “也罢。”袁术又问:“若陈王遣使来说,又当如何。”

  “且看甄都上公之争,胜负如何。”主簿阎象答曰。

  袁术心领神会。

  《礼记·礼器》:“三辞三让而至。”

  不出半月,陈国主簿梁习再来。蓟国隆礼如旧。恰月末大朝会,百官席列,众目睽睽。

  梁习三呈国书。蓟王过目,婉拒依旧:“陈王之意,孤已尽知。主簿且回。”

  梁习拜退。

  陈王三次出使,皆受蓟王礼遇。且隆典重礼,尤胜先前。此时,天下皆知,必是三劝三让,即位古礼。

  更加早有风传。传国玉玺,为陈王所得。再加劝进古礼,国玺下落,十有八九,落入陈王囊中。陈王本虚情假意,不料弄假成真。

  谓事不过三。

  若蓟王果有称帝野心。四次劝进,而效高祖:“汉王三让,不得已,曰:‘诸君必以为便,便国家。’申午,乃即皇帝之位汜水之阳。”

  蓟王不得已。勉为其难。即皇帝位于巨马水之阳。陈王悔不及矣。

  然“矢在弦上,不可不发”。群雄束手,吏民屏气。天下皆拭目以待。

  陈王宠,唯有硬着头皮,四遣国使。

  临行前,主簿梁习,伏地进言:“汉室倾颓,奸臣窃命。群雄并起,主上蒙尘。王上,乃出汉室宗亲,岂可自绝宗庙,殇折社稷。”

  话音落定。殿中鸦雀无声,落针可闻。

  陈王宠,有苦自知。唯恐君臣不欢而散,于是忍辱负重:“王莽篡汉,光武中兴。谶曰,二百年,必有雄杰出。主簿岂不识天命乎?”

  这便将梁习,亲手扶起。四目相对,见梁习眼中决然。知其已报必死之心。陈王宠,一时竟难以怪罪。

  百感交集,亦不觉泪流。悔不当初。

  梁习再拜启程。

  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”

  正如蓟王所言。食君之禄,忠君之事。君命故不可违。然忠臣自可,以死明志。

  梁习忠义:“初,济阴王思与(梁)习俱为西曹令史。(王)思因直日白事,失太祖(曹操)指,太祖大怒,教召主者、将加重辟。时思近出,习代往对,已被收执矣,(王)思乃驰还,自陈己罪,罪应受死。太祖叹(梁)习之不言,(王)思之识分,曰:“何意吾军中有二义士乎?”后同时擢为刺史(注①)。”

  日夜兼程,二月初,四抵蓟国。

  月初大朝,如期而至。

  梁习捧书入殿,四呈国书。

  蓟王过目,久未发声。

  稍后反问:“陈王之意,主簿以为如何?”

  梁习以头触地:“王上既问,下臣不敢不答。秦失其鹿,故天下共逐之。时天下大乱,民不聊生。高皇以布衣提三尺剑,征乱伐暴,廓清寰宇。后王莽篡汉,光武兴于匹庶,荡涤天下,诛锄暴乱,兴继祖宗。今虽有,黄巾逆乱,董卓祸国。汉室不幸,皇纲失统。然忠臣无绝,社稷犹在。何言,自立!”

  一席肺腑之言,振聋发聩。

  果然,人心思汉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