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点睛之笔_刘备的日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为镇南将军。其二,乃出尚书台,命刘表择日击交。

  择日,便是择机之意。好比“便宜行事”。甄都天子,并未约定日期,更未言及战果。形同虚设,刘表自当奉诏。

  奉诏时,薛悌忽附耳言道:“陛下闻护南蛮校尉,骁勇善战,可堪大用。”

  护南蛮校尉刘磐,乃刘表从子。刘表高官加身,独裁东南。难掩欣喜,故未能会意:“陛下亦知臣从子乎?”

  薛悌一笑而过。

  稍后设宴,为甄都来使,接风洗尘。

  其后宴请不断,薛悌醉饮数日方归。

  直到曲终人散,人去楼空。刘表方后知后觉。

  襄阳,镇南将军府。

  刘表唤心腹数人,内室相商。

  蒯良、蒯越及蔡瑁、张允,悉数在列。

  将甄都使者,耳语之言,告知心腹。刘表遂问:“诸位可知,甄都何意?”

  蔡瑁答曰:“南蛮校尉,领护荆蛮,治汉寿。扼南下水路。且荆南蛮夷,与交扬山越,素有往来。若击交州袁绍,如甄都使者所言,可堪大用。”

  蔡瑁乃武将,所言句句在理。然甄都曹氏父子,又岂是粗鄙之辈。遣使传诏,唯遗此言,且还耳语相告。足见别有深意。

  刘表不置可否,又看蒯良、蒯越:“子柔、异度,以为如何?”

  蒯越正凝神苦思。闻此问,正欲起身作答。

  忽闻蒯良先言:“二袁欲袭荆州。”

  “何以知之。”刘表心中大惊。

  谓一语惊醒梦中人。蒯越亦醒悟:“此诏,可比王太师逐张超。”

  日前,王太师敕令车骑营裨将张超,归小沛就食。此举,看似越级指挥。然别有深意。稍后吕布闭门谢客,一心练兵,不再往来徐州各郡。时蒯良、蒯越便断言,吕布背后所图,王太师已悉知。故逐裨将以警策。勒令其不得妄动。尤其与徐州相干。

  刘表名列“八俊”。亦足可称道:“知二袁欲联军来袭,故曹公令我,先发制人。”

  “当是如此。”蒯越断言:“闻淮南豪商,贩米二十万斛,入车骑营。料想,必是袁术之谋。”

  “暗结吕布,引为外援。”便是蔡瑁,亦醒悟。

  “正是。”蒯越豁然开朗:“如此,二袁当可兵分二路。袁绍击荆南,袁术攻荆北。如德珪(蔡瑁)所言,袁绍若击荆南,护南蛮校尉,可堪大用。为防荆州水军,渡江相助,袁术必击江夏,以为牵制。故有二袁袭荆。”不来则已,来必成双。

  话说,与史上二袁,天南地北,互不往来不同。时下二袁,分据长江南北,水路通连。合二袁之力,方能将汝南袁氏,四世三公,家门积势,发扬光大。

  尤其袁术扼江淮咽喉,江东门户。一己之力,牵扯关东。方令袁绍,合兵一处,心无旁骛,平定江东。

  史上,曹孟德。为二袁包夹,腹背受敌。奈何二袁,兄弟阋墙,争权夺利。先击袁术,再袭袁绍。各个击破,定中原大局。

  如今二袁,一衣带水,同气连枝。兄弟同心,其利断金。曹孟德,胜之不易。

  “为今之计,该当如何?”二袁来袭,非同小可。荆州七郡,恐难与敌。刘表必有此问。

  蔡瑁、张允,一筹莫展。

  与蒯良四目相对,蒯越如实进言:“西连刘焉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