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后宫争斗_刘备的日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宠幸的王美人,名叫王荣。乃赵国邯郸人,五官中郎将王苞之孙。身姿丰满,容姿出众。有宜男之相。且聪明机敏,素有才智。还会书写算数。先时被选入掖庭,封为美人。王美人孕后,因畏惧何皇后,便服药想打掉胎儿。但胎儿却安稳不动。且又多次梦见自己背负太阳而行,左右皆认为是吉兆,王美人便再没有打掉胎儿的念头。

  左丰四处看过,这便压低声音道:“君侯可知。先帝之梁皇后,为何得数年宠幸却一直无子?而当今陛下之王美人,又为何饮药亦未曾堕胎?”

  “莫非……”刘备幡然醒悟。

  “此乃皆是‘天意’。”左丰再拜。

  刘备懂了。

  黄门令左丰口中的‘天意’。不是上天之意,而是天子旨意!

  是陛下刻意为之!

  试想,先帝为何在梁太后在时,对梁皇后极尽宠爱。梁太后病逝,又立刻疏远。再试想。若梁皇后诞下麟儿,继承大统。梁氏外戚之祸,又如何能除根!

  或许。从梁皇后入宫为后的那一刻起,先帝就不想与她有血脉联系。

  所有的‘极尽宠爱’,不过是虚情假意,刻意奉承。只为保住皇位,稳住外戚。待羽翼渐丰,便将外戚毒瘤斩草除根。所用,便是内臣宦官!

  两汉以来,历代皆是如此。

  换句话说。从高后吕雉始,中宫为确保自己的血脉能够继承大统,对皇帝的宠妃及腹中子,尽皆杀之!

  此事,与皇后的品行、性格并无多少关联。所谓善妒,不过是后世给出的一个欲盖弥彰的解释。实则,乃是‘母凭子贵’的皇权继承规则在作祟。

  自汉以后,世家坐大。

  有鉴于东汉中期皇权屡被宦官、外戚袭扰,皇帝常为傀儡。曹魏立国后,便从制度上禁绝宦官、外戚干政。甚至立后,亦多出自寒门。故而“曹氏自好立贱,未有能以义举者也。然后职内事,君听外政,其道相由而成,苟不能以善始,未有能令终者也。殆必由此亡国丧祀矣!”

  果不其然。

  虽断绝了外戚干政,却也难得世家支持。后被以司马家为首的门阀取而代之。

  自汉以后,‘母凭子贵’的皇权继承,渐渐转变成了‘子凭母贵’。

  必是出身名门望族的母亲,其皇子才有可能继承皇位。

  至于改嫁女入宫为后,更是凤毛麟角,闻所未闻。

  九品中正制后,人事任命皆握在世家门阀手中。寒门庶子再难有出头之日。五胡乱华时,便有无数寒门士子绑上胡人战车,便是明证。否则以胡人之游牧部落政体,如何能久占汉土。

  当然有利有弊。

  虽然北地汉人十不存一。却也客观上加速了民族融合。

  然正如先前所说。将同化的主导权,拱手让给胡虏。其血腥蛮荒程度,实在是触目惊心。令人发指。

  一个低等文明去逆向融合高等文明。所带来的必然结果,便是文明的整体倒退。汉时,领先世界千年。明朝,与世界同步,且稍稍领先。到了民国,竟落后百余年!再到如今奋起直追,又是何等的艰难。

  言归正传。

  听黄门令左丰,道尽禁中的各种隐秘。

  刘备久久不语。

  书房内一时寂静无声,落针可闻。

  “所以。”许久,刘备终于开口:“皇后必不会善罢甘休。”

  “然也。”黄门令左丰欣然点头。

  “陛下又是何意?”刘备终于醒悟。黄门令左丰此来,必得陛下授意。

  “陛下说。”黄门令左丰缓缓站起。

  刘备五体投地,聆听圣谕。

  “临乡侯乃我家麒麟,自当能妥善处置。”

  “……臣,领命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