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英雄少年_刘备的日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呵斥公主之过,让行凶奴仆下车,就地斩杀。湖阳公主立即还宫哭诉。光武帝大怒,召董宣,欲行杖毙。

  董宣叩头道:“请让臣说一句话再死。”

  光武怒问:“想说什么?”

  董宣静答:“陛下圣德,中兴大汉,今若放纵奴仆杀害良民,又将如何治理天下?不用棍打,请让我自杀吧。”说完以头撞柱,乃至血流满面。

  光武急命小黄门扶起。又让董宣向公主谢罪。董宣不服,小黄门强按他叩头,董宣两手据地,始终不肯低头。

  公主无奈:“文叔为百姓时,隐藏犯了死罪的逃犯,官吏也不敢上门捉拿。如今做了天子,权威却不能加于一个县长吗?”

  光武帝笑道:“天子岂能同百姓一样。”当即释放了这位硬脖子县长。还赐钱三十万。董宣全分给了手下官吏。从此,京中豪强,无不震颤。京师号为“卧虎”。歌之曰:“枹鼓不鸣董少平。”

  这便是强项令的出处。

  强项令,还有很多。后世王超亦有类似事件发生。结果却大有不同。

  究其原因。

  家国天下,渐变成了家天下。

  再无国民。只剩家奴。

  “府君。”

  刘陶闻声抬头,正见一青年才俊,躬身入内。此人年岁尚轻,似刚刚及冠。

  “伯侯来了。快坐。”

  “谢府君。”青年这便就坐。

  “家中可安顿好?”刘陶笑问。

  “先父早逝,家中只有老母。此去郑县赴任,便将老母一同带去。”青年答道。

  刘陶点了点头:“伯侯新拜郑县令,此去正可大展宏图。奈何今日接到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,万里手书,以心腹大事相托。思前想后,唯有伯侯一人,可堪大用。却不知伯侯意下如何?”

  “敢问府君,大将军所托何事?”青年这便问道。

  “手书在此,伯侯何不自观?”

  青年双手接过,这便展开细观。

  须臾,又将白绢叠好,双手交还:“府君欲遣下官前往西域。”

  “不知伯侯可欲西行。”刘陶点头道。

  “大将军经营西域,可是欲纳西域五十五国,以为汉藩?”

  “伯侯果然大才。”刘陶大喜。

  “大将军北定草原,再平西域。所谓攘外必先安内。大将军反其道而行之,先平外患。可是心忧内乱将起?”

  “哦?”此点,便是刘陶亦未想到:“伯侯何出此言?”

  “下官只是猜测,亦无实据。”

  “哦……”刘陶轻轻点头。

  “何时出发?”青年忽问。

  刘陶微微一顿,这便醒悟:“越快越好。”

  “三日后,我与老母相伴西行。劳烦府君为我手书荐书一封。”

  “自是当然。”刘陶欣然一笑。

  这便命人取来笔墨,当场手书,交给青年。

  青年双手接过,收入袖中。

  这便起身,长揖及地:“谢府君知遇之恩,保举之义。此去西域,定当尽忠职守,以身报国。”

  刘陶亦起身,肃容回礼。

  目送青年远去,刘陶欣慰之余,又生出一丝不忍。

  青年“少孤,继母苦之,以孝闻。”今刚入仕,本欲重用。岂料大将军一封万里手书,自己又把他亲手推往西域。

  大将军少年成名。威震四方。

  伯侯此去万里,想必用不了多久,便将扬名天下。

  乱世将至,英雄必出少年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