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经商有道_刘备的日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来说,却是重大利好。

  恩师信中,还提及年初陛下诏令公卿举奏刺史、郡守贪残害民之事。

  又说,朝堂虽乌烟瘴气,朝政日非。所幸,陛下尚能从谏如流。另诸多清廉官员,沉冤昭雪。

  话里话外,透着一丝欣慰。

  刘备不忍戳破。

  恩师啊,难道看不出来,此乃连环计吗?

  凡宦官子弟、宾客为官贪残者,皆不问,却举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,颇政绩者二十六人。

  之所以如此行事。并非单单是,太尉许彧、司空张济谀附宦官,收受贿赂。

  而是陛下授意。真正的贪官不举。乃因为官之人,皆是花钱买官者也。必然有质保期。

  正因花了高价,才买来官位。就任后如何能不横征暴敛。以补花钱买官之亏空。此其一也。

  陛下诏令公卿举奏刺史、郡守贪残害民者之本意,便是为了收拢官位,另行贩卖。此其二也。

  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,颇政绩者二十六人。换句话说,陛下一次性收缴上来二十六个肥缺。

  有人会问。都是边远小郡,能有多少油水。

  但别忘了,所有“油水”皆取之于民。

  “为官清正,颇政绩”。这便意味着治下民生富足,百业兴旺。所谓藏富于民。绝对是油水颇多之地。类似郡县,才能卖出高价。

  反观是那些被卖过一次。贪官上任后,刮地三尺,天高一丈。民生凋敝。穷的叮当烂响。绝无油水可捞,便卖不出高价。

  此时又该如何?

  简单。再派一员清官干吏,牧守一任。待休养生息,民生恢复。再把清官调离。此地便可另行售卖。

  调往哪去?

  自然是朝廷中枢。明升暗降,拜一个闲散官员。或入朝为议郎。或入东观为博士。存以备用。

  待某个富足郡县,又被搜刮一空时。再派去牧守一方。

  如此反复。

  便是陛下的卖官之道。

  事实也是如此。

  待百姓诣阙诉冤。时任司徒陈耽、议郎曹操上疏,劾奏许彧等人时。陛下就坡下驴。斥责许彧,并将所蒙冤被举者,拜为议郎。

  二十六个富得流油的官位。到手。攻略完美达成。

  再看当事人各自命运。亦可窥得一二。

  太尉许彧、司空张济,虽被陛下斥责,却仍在其位。

  恰逢二月大疫。三月,司徒陈耽免。

  劾奏许彧等人的司徒陈耽,首先被免。

  陛下心中的,爱恨情仇。也就可见一斑了吧。

  “呼——”

  想到这里,刘备不由长长出了口气。

  恩师。若得知这一切,心中还有希许吗?

  陛下富有四海。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

  普天之下的王土上的万千百姓。便是一茬一茬,种在地里,等待被收割的庄稼。

  清官一任,贪官一任。

  到头来,百姓却总改不了被收割的命运。

  这便是陛下的,经商之道。

  “主人?”见刘备披衣独坐,背影透着一丝萧瑟。又在梦中跟人痛痛快快打了一架的亚马逊女王。亦起身坐起。

  浑身香汗淋漓。更显玉色琉璃。

  薄纱易透。姹紫嫣红。

  刘备挑灯回望。果然秀色可餐。

  虽说马无夜草不肥。

  却也不可嘬的太饱。

  刘备欣然一笑。

  吹灯,睡,觉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