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尽如人意_刘备的日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女入室。行交拜,同牢,合卺,结发等诸多汉礼。

  礼不可废,亦不可省。

  刘备需一个个来。

  汉家婚礼的仪式感,尤其隆重。成婚礼、成妇礼,相辅相成。在头上三尺有神灵,信奉天人感应,报应不爽的时下。礼仪的重要性,不言而喻。

  宫女取来坐席,放在位列队首的疏勒莲华公主身前。刘备对面而跪,肃容交拜,合卺结发,起身后改口,以夫妇相称。

  待全套礼毕,已月满中天。

  “王上且择七位侧妃,共赴良辰。”不知为何,口出‘共赴良辰’四字时,士异忽生波澜。这便强压心头异念,不让情愫蔓延。先前蓟王只有嫔妃十人,如今又来五十五国公主。论资排位,若再晚,万事皆休,如之奈何!

  宫女捧来漆木承案。内中已摆满了五十六位侧王妃的印绶。方台龟钮,金印紫绶。印文阴刻篆书“蓟王侧妃”四字。绶上又阴刺公主称号。只需翻看,便知是哪国公主。

  今汉“六宫称号,惟皇后贵人,金印紫绶。”

  天子所佩曰“玺”,臣下所佩曰“印”。根据官秩,又分“印”、“章”。先秦时,玺唯有皇帝、皇后、皇太后可佩。

  今汉略有宽松,诸侯王、王太后、王后,亦可称“玺”。《汉旧仪》有载:皇帝、皇后、皇太后之“玺”为玉质,钮为螭虎。诸侯王、王太后、王后之“玺”为金质龟钮。

  汉代王爵,又分诸侯王与藩王。一般来说,诸侯王称“玺”,藩王称“印”。如后世实物“广陵王玺”及“滇王之印”。

  刘备遂从五十六枚金印中,选出七枚。交给士异。

  依次看过。左国令士异,高声唱喝:

  “疏勒公主——”

  “鄯善公主——”

  “莎车公主——”

  “大宛公主——”

  “焉耆公主——”

  “劫国公主——”

  “康居公主——”

  “七国公主,移驾寝宫——”

  不知为何。听闻左国令士异高声唱喝。刘备突生一种年度宫廷大戏,大幕正徐徐拉开的即视感。

  “云鬓花颜金步摇,芙蓉帐暖度春宵。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。”

  被选中的公主,各个艳光四射,顾盼生姿。胡女性烈,敢爱敢恨。彼此虽同来和亲,却又岂能不生攀比之心。从陪嫁的金玉器物,女仆骏马,到国家大小,民众多寡。个人容姿,甚至距离长短,皆能品头论足一番。更何况先行侍寝。

  七国公主先入寝宫,沐浴更衣。洗尽铅华,清水芙蓉。再入寝宫,静候夫君临幸。

  余下未能入选的公主,则由宫女送入临时寝宫,早早安歇。明日还有遴选。

  四殿彼此以飞阁覆道相连。呈“回”字型。乃是一座外严内宽的坚固障城。宫殿之外还环绕宫墙。安全自然无虞。换句话说,入选的七位公主,无需出南殿,便可经东西二殿,折入北殿。再乘天梯,登五层蓟王寝宫。

  五层寝宫,帷幕皆用上等蜀锦裁剪。锦帐内设纱帐。轻纱帐内,‘七枝雁鱼灯’堆光如昼。西域七公主,玉影朦胧,摇曳生姿。

  刘备轻足上前,挑帘视之。

  只见七公主,身裹素纱,围拢成圈。欲遮欲掩,含羞半露。下铺极品寝垫,上陈数层白绢。

  内中情景,恍惚回到了与七位小姐姐的新婚之夜。

  婚宴上刘备本就没少饮。“合卺而酳”时,又连饮五十六口。酒气翻涌,二路兵分。一路血气冲冠,一路血气方刚。这便迈入内圈,昂然落座。

 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为春。

  “近水”、“向阳”,便是优“势”之所在。

  七公主,尽如人意,无可挑剔。蓟王这便缓缓探身,向明艳动人的大宛公主,徐徐迫近…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