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群羌之力_刘备的日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刘备为三十六部羌渠,十二部氐酋,各备下百车重礼。浩浩荡荡,返回部落。待酒醒,开箱一看。不由倒吸一凉气,冻得后槽牙亦刺骨冰凉。

  百万大钱,丝绸千匹。还有火玉华胜、金丝毛毯、狐嗉大氅、毳裘锦褥、鸡鸣华枕,琉璃香露等,各式名产,琳琅满目,好不刺眼。作价几何?有百万大钱垫底,又能差到哪去!羌渠的算术,正应了那句“人力有穷”。

  强者馈赠,乃是恩义。弱者馈赠,则是岁币。

  世人皆言,蓟王义盖云天。以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。今亲身得见,果不其然。

  只可惜久居苦寒之地,并无拿得出手的宝物回赠。牛羊马匹,蓟国称万马之邦,并不稀罕。唉,如之奈何。

  急切间。忽闻蓟王又在大震关上,立募兵大旗。

  妙极!这便尽驱麾下虎熊之士前往。一日得各部雄兵数千,三日过万。

  拖家带口十万余众,牛羊马匹遍地,赶来大震关城安居。从此,皆为蓟王部族(请注意)。

  皆百里挑一,乃至万取其一的西州猛士。

  饶是二位义弟,亦喜不自禁。抢在众人之前,各取雄兵五千。

  话说。董卓年轻时,喜行侠仗义。曾到羌人部落游玩,与很多羌渠结交。后董卓回乡,羌渠齐来看望,董卓杀家中耕牛款待。羌渠感其恩义,回去后凑千头牲畜回赠。

  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。这便是时下,最朴实无华的道义。那些吃完喝完抹嘴便走之人,尸骨皆已被唾弃在道旁。

  羌人对董卓尚且如此。更何况蓟王。当真是“掏心窝子”的好。

  陇右历来是精兵之地。

  “天水、陇西,山多林木,民以板为室屋。及安定、北地、上郡、西河,皆迫近戎狄,修习战备,高上气力,以射猎为先。”

  “民以板为室屋”,便是木板楼。刘备结合当地风情,新造的汉式重楼,如雨后春笋,在各城中疯长。

  汉以高为贵,以高为美,以高为极。陛下新起四百尺观,于阿亭道。两汉宫室,台高百丈者,比比皆是。百丈是什么概念。等于后世约八十层楼的高度。此还只是地基。

  区区五层楼阁平地起。何必多言。便是蓟国良工,都不愿多提!

  华夏华夏。“大夏”的高度,往往等同于文明的高度。

  西州汉人豪侠,亦踊跃参军。不出十日,各部皆满万人。加之先前在度辽营募集的并州精锐,刘备麾下已有六万悍勇。

  以一当十,可胜。以一当五,大胜。以一敌三,完胜。

  依旧屯守各处要冲。令二位义弟及诸将校,加紧训练。对外宣称,待开春便替换西域联军,拱卫陇右。

  陇右新粮需等明年,方能收割。先前三十六部羌反,抄掠来的粮草,皆囤在各处关隘,水砦,足够兵士吃喝。盖勋、傅燮等人,精细算过。足可供十万大军数年所需。六万人,可食五年。

  刘备这才起募兵之念。

  楼桑兵甲人手一套,尚不足够。先取龟兹兵甲,再徐徐改造。

  算算时日,蓟国稻收即将开始。今季有八百万亩官田。老族长已四处看过,均产当在五石以上。或可得新谷四千余万石。再加田赋八百万石。今季,蓟国太仓,或将入新粮五千万石。可活流民数百万口。冀州区区三百万难民,足可饱食。

  此不过,六县之地。待新并三县亦屯田毕。蓟国种田一统天下,指日可待。

  需知。五千万石,皆是官粮。除去官田和三十税一的田赋,蓟国齐民,家家亦得新粮三百石。

  蓟国种田,实在是强悍。

  而一切,皆始于刘备。

  旱地改水田,撤村并邑,雨污分流,支渠四通,水网纵横,圩田千里……

  当然,双翁化粪池,亦功不可没。

  敢问各位看官,厕所重不重要?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