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附内而生_刘备的日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而知全豹。难怪皇次子为陛下所宠。

  陛下治国无方,却对音乐、诗词、绘画、书法,皆造诣颇深。甚至为编撰《皇羲篇》五十章,而设鸿都门学。以侍中乐松、贾护为首,广招善“尺牍”及“工书鸟篆”者入学,又多引“无行趣势之徒”入鸿都门下。

  后规模不断扩大,凡善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,只需通过简单考核,即可为“鸿都门生”。鸿都门生中佼佼者,称“鸿都文学”。因出身低微,多是被士族所不屑的“斗筲之人”。即便有“鸿都文学士”出仕州郡,或为尚书、侍中,乃至封侯赐爵,士大夫亦耻与之为伍。

  换言之。“鸿都门学”其实是一所纯粹的文艺院校。门生虽不善治国,却专攻文艺。类后世“文人”,而非时下文以载道,治大国如烹小鲜的“士人”。正因专精文艺,善诗词小道,故深得陛下所喜。王斌或亦是此类。

  《诗》曰:“岂伊异人,兄弟甥舅。”

  观陛下与王斌,便知皇次子必也谦谦君子,温润如玉。

  不动声色,收拢心思。贾诩起身回礼:“执金吾谬赞。区区在下,山野村夫,见笑,见笑。”

  二人落座。

  黄门令亲自斟酒。

  “承蒙蓟王仗义相助,美人母子方能‘虎口偷生’。大恩不言谢。‘来日’定当涌泉相报。”王斌先开口。

  贾诩心领神会:“我主与陛下同气连枝。皆出高皇一脉。又岂能坐视天家骨血飘零,祸起萧墙之内。一言一行,乃人臣之本,岂敢言谢。”

  黄门令左丰,适时插话:“右丞所言极是。执金吾亦不必客气。”

  “如此,也好。”王斌亦不推迟:“蓟王可有话,托美人进言。”

  贾诩笑道:“我主将兵在外,足年有余。思念故国,可否请美人向陛下进言,许我主归国就藩。”

  “有何不可。”王斌这便应下:“区区小事,何足挂齿。”

  贾诩大喜,遂从袖中取出四四方方一锦囊,双手奉上:“此乃谢礼,烦劳执金吾代我主转呈美人。”

  “锦绣饕餮,宝钞琉璃”。蓟国上币,王斌岂能不知。币值多千万起步。饶是谦谦君子,颇有凤仪,亦不免露相。然口中犹在推迟:“如此重礼,愧不敢当,敬谢不敏……”

  “区区千万,乃为皇子庆生。执金吾何须挂齿。”贾诩再呈。

  “这……”见黄门令亦点头示意,王斌便咬牙收入袖中:“多谢蓟王厚爱。”

  熙熙攘攘,利来利往。

  有了利益牵连,关系自当越发深厚。王斌初登高位,初抵洛阳。先前所见,不过三瓜两枣,不值一哂。如何见过千万大钱。宝钞入袖,亦难免眉飞色舞,神采奕奕。

  再有黄门令从旁帮衬,宾主尽欢。

  待恭送王斌离去,精舍只有二人。左丰这才问道:“王上真欲归国就藩?”

  贾诩摇头一笑:“非为我主,只为行贿也。”

  略作思量,左丰这便醒悟:“莫非右丞假王上之名,只为送礼乎?”

  “然也。”贾诩笑道:“此乃‘师出有名’。”

  左丰再问:“初次见面,右丞便以重礼相送,意欲何为。”

  “只为平衡权重也。”见左丰仍未领悟,贾诩又道:“十常侍手中宝钞,陛下获其六,何后得其五。今再与王美人,乃为平衡权重也。”

  左丰这便醒悟:“莫非先前右丞让奴婢以党锢之名,向十常侍暗中行贿,也为‘师出有名’。乃是连环计也。”

  “哦?”贾诩欣然一笑:“少令果非俗人也。”

  左丰笑叹:“右丞之连环计,当真神鬼莫辨也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