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纷华靡丽_刘备的日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可能。”

  “正是如此。”太史慈言道:“临行时,主公有言在先。此战攻心为上,切勿杀戮过重。”

  “我等已知晓”凌操轻轻点头:“何时出兵。”

  “兵贵神速。”奇袭纵火,锦帆甘宁当仁不让:“某这便领军前往。”

  “好。”凌操亦点头:“某为兴霸压阵。”

  “张郃愿为先锋。”张郃抱拳入帐。

  “有劳儁乂。”甘宁爽朗一笑。

  话说甘宁少年成名。张郃亦不逞多让。蓟国水陆并进,攻城拔寨,势如破竹。不过灭二十万高句丽。自横海中郎将黄盖以降,楼船校尉郭祖,阻断东西,焚尽船只。锦帆校尉甘宁、破贼校尉凌操,直插心腹。还有蓟王二位义弟,太史慈并黄叙,袭占二都,尽虏王族及五宗家小。

  横海中郎将黄盖,正扫荡高句丽大小邑落。抄掠国民。分批送往蓟国。尤其是诸如“小水貊”等,具有一技之长的邑民,尽数掠走。鸡犬不留。

  人员配备,堪称华丽。

  此次出兵人选,刘备亦深思熟虑。关键是为练兵。众所周知。无论平日如何勤学苦练,皆无法与一场真刀真枪的实战相比。太史慈、黄叙、张郃皆初出茅庐。距叱咤风云,纵横天下之一代名将,还差很远。

  宝剑锋从磨砺出。假以时日,蓟国当名将辈出。

  待天下有变,蓟王一声令下。席卷天下,何其易耳。

  一言蔽之,先打野练级,开分矿、攒人口、堆兵力、攀科技。

  万事皆备,一战定乾坤。

  月黑风高,野风呼啸。

  梁口,高句丽大营。

  忽见人马骚动,四处起火。

  对岸汉军营地。护乌桓校尉牵招与辽东太守公孙瓒,急忙大帐相见。

  “敌军骚动,似遭夜袭。”公孙瓒脱口而出。

  “必是蓟国锦帆校尉甘宁。”多年未见,牵招大器免成:“若论奇袭纵火,无人能出其右。”

  “正当如此。”公孙瓒亦如此着想:“机不可失,渡河破敌!”

  “嗯。”牵招重重点头:“前后夹击,高句丽一战可灭矣!”

  号角破晓,鼓震如雷。

  汉军大营,千帆竞渡,扑向对岸敌营。

  高句丽王伯固,见败局已定。弃营而走。身后乌桓突骑紧追不舍,沿沸流水顺下,夜行五百里。围追堵截。伯固如丧家之犬,左冲右突。弃马翻山,与心腹数人,逃往南沃沮。

  兵不满月,讨伐大捷。

  或有人问:蓟王为何兴兵半岛。

  只因“化外野怪”,牵连甚少。各方皆无利益勾连。朝廷内外乐见其成。这片“不毛之地”,无人惦记。蓟王予取予求,生杀予夺,皆不会动了“别人的蛋糕”。

  对蓟王而言,半岛之地,最珍贵的资源,乃是百余万民众。

  封建时代,人口等同生产力。尤其是薮中屯田。百万亩盐田,需大量盐户。而晒盐之苦,非一般农人能够承受。

  所谓“一曝十寒”。试想,后世海边浴场,若无防护,曝晒一日便浑身通红,乃至成片蜕皮。可想而知,日日曝晒,是何等酷烈伤害。唯岛夷方能胜任。马韩与倭人同宗共种。对滨海气候的适应,远超大汉农人。

  物竞天择。这便是不同人种的可贵之处。

  活在煌煌烨烨,无可匹敌的大汉星空下。亦要能看到不同族群的美好。

  高瞻远瞩,虚怀若谷。厚德载物,包罗万种。方为“汉裔”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