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三百九十四章 破秦无敌铁骑者,一斧一枪一刀尔_我是赵括,人在长平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蒙骜的将领很快得到执行。

  尽管重骑兵自出击以来已经随风奔腾了一刻钟有余;

  尽管麾下的大军已经鏖战了一个多时辰;

  尽管......

  当然了,蒙骜作为一流的勐将,身负秦国的希望,即便心下激动不已,但还是保持了最基本的理智,自然不会如同普通将军一般令大军一拥而上。

  只见蒙骜数道将令频发:铁骑为矛头,稍稍放缓速度,步卒迅速跟随其后,轻骑兵紧紧护住两翼,大军徐徐向前推进。

  将令很冷静、很合理,但现实的情况却往往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。

  赵军的溃败如同一针兴奋剂,不仅扎在了蒙骜的心头,更是扎在了每个联军将士的身体上,即便是深受重伤的士卒,也奋起最后一丝气力,想要冲上前去再斩杀一员赵军,再为自己的军功簿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  赵军在联军如此的攻势之下,溃败得越发地快了。

  而赵军溃败得越快,联军的将士就越兴奋!虽然身披着铠甲,其速度却几乎赶上了丢盔弃甲的赵军。

  只是没有人记得:登高易跌重,越是兴奋之时,越是危险之刻,这个朴素的道理。

  因为联军的进展过快,原本还算齐整的进攻阵型几乎没能坚持多久,随即便在联军众将士的兴奋之情中消散于无形。

  那是赵军吗?

  那是行走的军功啊!

  手快有手慢无的那种军功,这让秦军的将士们怎能不眼红,怎能不奋勇争先。可问题是,如今追击的,不仅仅是秦军,更有不少的楚军。

  相较于秦军,无论体力还是对于战功的渴望,楚军那是远远不及的!

  杀敌?立功?

  显然这件在秦军中是合二为一的事情,在楚军却是完完全全的两件事情。

  尽管秦国也有不公平的事情,但好的一点是秦国的最底层永远有所出路,只要愿战愿耕,便有一碗饭吃。可以说底层的秦民的上升通道是极其畅通的,当然也仅仅是一碗饭而已,等你吃饱了,想要加餐肉,甚至想要读点书,那就是你的不对了!

  商君从一开始确立的,便是保障秦王世代而王的法,今天你要加肉、要读书,明天你还不得想办法当当王了!

  那当然是绝对不允许的。

  相对于秦国的中层锁死,楚国几乎是全方位地锁死,这也就导致了楚国守土有力,进攻绵软的情形,而楚国能够在此战中不计伤亡地配合着秦军,也是楚王和各个领主下了大气力、出了大血的功效。

  但与生俱来的习惯并不是一两次的赏赐能够改变的,那是需要一次又一次的赏功罚过才能慢慢建立起来的。

  显然在大多数的楚兵眼中:这些可有可无的赏赐远不及自己的性命重要。

  本就战力参差,再加上主观能动性跟不上,很快的,合编的大军便出现了犬牙状的交错之形状——秦兵在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