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章、“汤一万”归国_我在民国打酱油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老虎罢了,不过是仗着手里的几杆子破枪,耀武扬威而已。

  于是,逸仙先生立刻任命听命于自己的“壮士”,来担任这些没人就职的职位,勉勉强强,踉踉跄跄下,南方当局也算是成立了。

  这些西南大小老虎一看,顿时气炸了,只是迫于北方段总的强大压力,只得暂时忍气吞声,联合起来,借着逸仙先生的名头,求个师出有名。

  华夏人有个传统,历来对外干仗在大义上都是不甚讲究的,只要外夷碰我一下子,我就把你干到死,匈奴人的老家就是被这么抄掉的。

  等到了东汉末年,北方的羌人的外夷就混的更惨了,三千白马义从可以将外夷副本打通关,还有那个七进七出,唯一能与《三国演义》的的赵云比肩的孟获。

  在此就不浪费笔墨了,总之,老祖宗们的对外战争都是不怎么讲究大义的,打着打着,打到最后,这些外夷要么远遁,要么就都莫名其妙成了华夏文明的一份子了。

  但是,对内战争就十分讲究了,必须要“师出有名”,就是我打你,得要有一个正当的名头,有时候没有正当名头,也得捏造一个出来。

  这件事,干的最牛掰的就属三国刘皇叔了,自称中山靖王之后,神tm知道刘胜这个生命制造者留下了多少个后,而刘胜的后人又有多少后人。

  但是刘皇叔占了皇家的正统,就等于是有了大义,谁要是来打刘皇叔,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,骂他为“逆贼”或者“你打我就是叛军”等。

  所以,民国初年的这些西南大小老虎们也是深受老祖宗的熏陶,就不得不借着逸仙先生的名头,暂时委曲求全的联合起来,共同抵御段总。

  说到“师出有名”,逸仙先生提出了一个“维护共和”,意思是段总不遵守“民元约法”,破坏共和,所以我要起兵讨伐。

  那么段总自然也是要有个“正当”的理由的,于是提出了一个口号“再造共和”,何谓“再共和”,顾名思义,就是以前的共和是假共和,所以要重新造就新共和。

  实质上,“再造共和”不过是一个幌子,本质还是梧桐,但是经过文人的笔杆子稍稍一修改,听起来意思立刻就大不一样了。

  “梧桐”这个词是段总提出来的,但是其前任袁老大已经付出实际行动了,不过失败了而已。

  从民初这个时代往前推,基本上所有封建王朝都是经过“梧桐”建立的,往后退,无论是曹吴,还是奉张,乃至国共,以至于到了新世纪,“梧桐”依旧没有被遗忘。

  因为,这些经过一路艰辛,摸爬滚打,最终到了华夏权利顶峰的牛人,都看清了大一统的实质,和平统一都是废话,只有拳头硬才是真理。

  如此一想来,菊长的做法也只能算的上是天真,历史的最终走向还是拼拳头大小,南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