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七十章、这两个冤大头_我在民国打酱油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青霉素项目盈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从合作达成,到投资建厂,再到设备安置,最后药品出厂,合格验收,有许多繁多的流程要走,等到分红至少也得一年多的时间。

  但是汤皖却是很快就要回国了,而国内的许多事,还等着钱用,那留法预备学校就像是个吞金兽,随着人数招收的越来越多,每天所消耗的费用简直吓人,已经压的黄揽喘不过气来了,能想的办法都想遍了。

  还有,第一个五年计划里的山城大学的建立,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,那也将会是一大笔天文数字,另外还有新式学堂的继续扩建,哪哪都要用钱。

  所以,这100w美元就是汤皖的救命钱,哪还舍得用于个人生活用度,就这,还得指望青霉素项目尽快盈利分红,指望着方便面工坊和味精的分红,也只能勉强度日。

  这两个冤大头,汤皖其实早就盯上了,此时,刚好借着这个机会,大倒苦水,开始了精湛的表演,细细说着自己的基础教育事业。

  大概是今日天气比较好,亦或者合作谈成,两人心情好,还有估计就是汤皖炉火纯青的演技,倒是引得了两人的同情,摩根三世头一回主动凑到汤皖跟前,说道:

  “我个人将捐赠10w美金,用于支持汤先生的基础教育事业。”

  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成了,汤皖还准备继续往下面演呢,立刻感谢道:“我代表华夏的人民感谢摩根先生的慷慨捐助。”

  有摩根先生打样在前,另一边的罗斯福先生也不好意思,虽然罗斯福的父亲是个货真价实的百万富翁,但罗斯福在一帮人中,却是个彻头彻尾的“穷光蛋”,咬着牙道:

  “我个人捐赠1w美金。”

  有1w美金也不错了,换算成银元也有好几万,可以买不少的衣服,鱼肉和粮食了,汤皖由衷的感谢道:“我代表华夏的人民感谢罗斯福先生的慷慨捐助。”

  主持人继续推进着发布会的进程,而台上的三人正在低头窃窃私语,有说有笑,谈笑风生,这一幕全部落在了台下所有人的眼中,既羡慕又嫉妒,他们哪里知道,汤皖是在找两个冤大头化缘呢!

  发布会已经进行到了最后的现场提问环节,早就瞥了一肚子问题的记者们纷纷举起了手,第一个被摩根三世点到的是自家报纸,也就是《洛杉矶时报》的记者。

  “请问摩根先生,未来青霉素的工厂将会设置在哪里,会是洛杉矶么?”

  摩根三世用官方的语气答道:“目前还未定下,如果确定了,会及时发布消息。”

  第二个被罗斯福点到的是《纽约时报》的记者,罗斯福家族是纽约的地头蛇,平时和《纽约时报》少不了打交道。

  “请问罗斯福先生,会争取把青霉素药厂设置在纽约么?”

  一个超级大企业的落地,往往意味着会给当地带来丰厚的创收,就更不用说提高城市知名度,带来的工作岗位以及巨额税收等,所以,不难得知,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关心药厂会设置在哪里。

  罗斯福当然知道如何应对,也是采用和摩根三世一样的官方回答来应付了事。

  接下来就轮到了汤皖,遍观之下,竟然还有亚洲面孔,不过想来应该是曰本人,所以不准备给机会提问,随手点了一个手举的老高,面色激动的记者,想来应该是自己的崇拜者吧,不然为何反应如此的激烈了,汤皖如是美好的想着。

  却不料,这位记者根本不是所谓的崇拜,倒像是来拆台的,当场就咄咄逼人的质问道:

  “汤先生,哈佛的哈里斯教授在其撰写的文章中称,青霉素的实际研制者,其实是两名华夏人,请问这是真的么?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