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八十六章、他国之城(求月票)_我在民国打酱油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转过身去,挺直了脊梁,迈向前方,而大牛把身上的包袱背的更紧了,也学着先生的样子,迈着生涩的步子,只是有些紧张而已。

  这一条几百米的街道,相比较于新世纪简直不值一提,对于汤皖来说并没有什么压力,可是对于此时的许多人来说,都是始终胸口憋着一口气在前行。

  “stop!”

  汤皖刚走到街角,准备过马路,便被一个持枪的洋人警察拦了下来,转过身来,便发现有许多国人正趴在墙壁上,被一个一个检查。

  其中有男有女,西装,旗袍,辫子等皆有,一个个老实的很,唯独汤皖冷静的提出疑问:

  “什么事?”

  洋人警察身形高大,比汤皖180的身高,还高出一个头来,正在气势汹汹的盯着汤皖。

  大有一言不合就举枪的意思,可眼神无论如何威胁,眼前这个中国人依然目光无惧。

  “我们需要检查你的证件!”

  汤皖没有再多话,从大牛递过来的包袱里,拿出随身证件,递过去,洋人警察检查了一番,随后交给了身后的一名高级警察。

  “叫什么名字?”

  大概是不确认,又或者是不认识中文,高级警察问道。

  “汤皖!”

  “来这里什么事?”

  汤皖迎上质询的目光,无畏道:

  “你只需确认我的身份,无需过问其他。”

  听够了那些只要一询问,便如紧张的数家珍倒出的回答,汤皖的回答似乎是独树一帜的。

  倒也引起了这位高级警察的兴趣,仔细的检查完汤皖的证件,比对了证件照片,又问道:

  “北京大学教授?”

  “是的!”

  高级警察饶有兴致的盯着汤皖笑,然后又看着证件,突然道:

  “那就是你了,我昨天才刚看过你写的文章,你在上面提到的,我很认同!”

  “哦?”

  这倒是令汤皖很诧异,不过以当今的新闻传播速度哦,也是能理解的,从首都到沪市,延长几天是正常的。

  可汤皖除了诧异外,却没有一丝感到兴奋的意思,只是遗憾道:

  “可惜没人愿意去相信。”

  接过高级警察手里的证件,又看了一眼趴在墙上接受检查的同胞,没来由的心里感到一阵屈辱,最终还是忍住了心里的冲动。

  没好气道:

  “检查完了么,如果没事了,我想我可以走了吧?”

  高级警察顺着汤皖的目光,也回头看了一眼趴在墙上的中国人,再看向眼前的这个怡然不惧的中国人,只好吐出几个简单的字。

  “没事了!”

  于是汤皖在趴在墙上的众人的目光中,迈着坚定的步伐,穿过马路离去。

  还在被检查的国人,看了看背着枪的洋人警察,终究还是没能说出和汤皖一样的话,老老实实的趴在墙上。

  即使汤皖已经走了很远,也还是忘不了同胞趴在墙上的那一幕,总是忍不住想回头去看,总是忍不住的想问他们,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质询。

  也许是敢于质询的人还没有站出来吧,也许是正在来的路上,想到这里,汤皖的心里才好受一点,环顾着这座他国之城,不由得攥紧手掌。

  前方似乎是一所学校,黄头发的洋人小孩穿着高贵,正辞别洋人老师,从学校里往外走,门外候着许多黄皮肤的仆人。

  接到洋人小孩后,便踏上了路面停靠排队的黄包车,车夫拨弄着铃铛,发出“叮当”的声响,逐渐启动。

  在汤皖的认知里,黄包车似乎与这座他国之城不协调,于是前面又来了一辆黑色的汽车,“滴滴滴”的汽笛声似乎是这里的标配。

  于是在黄包车只能靠边停下来,目送着屁股冒着黑烟的汽车先过去,来不及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一把脸上的汗,就被黄皮肤的仆人催促道:

  “快点,赶时间!”

  “好嘞!好嘞!这就走,这就走.....”

  黄包车师傅用讨好的语气答复着,叹息着,无奈着,只得放下毛巾,猛吸一口气,提着酸疼的双腿,再次前行。

  目睹这一切的汤皖不禁想到了新世纪的大街上,貌似只有汽车让电瓶车的道理,哪有电瓶车让汽车的道理。

  而更让汤皖想不到的是,或许黄包车师傅只是在奔向心灵深处,那个幸福的家的方路上,因此让汽车先走和讨好的应答也就变得无关重要了!!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