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十八章 一寸河山一寸血_我的元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日军方面,反应也快,在**退出上海后,随即占领上海全市,同时派兵追击,在第一道国防工事前,开始了试探性的进攻,被中国守军击退,随着日军的部署到位,日军开始动用二十万军队猛攻吴福线和乍浦线,吴福线在太湖的右边乍浦线在太湖的左边,日军动用了一切力量和使用了一切武器,包括毒气弹,依然没有完全攻破这两道国防线,国防线的五到防线梯次配备,在日军没有使用装甲集群之前,光靠徒步的士兵去突破,只能是死伤累累。

  战后具参战老兵回忆,1935年,于德元加入了西北军杨虎城将军特务团(即警卫团)。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,杨虎城将军抽调十七路军精悍力量组成赴淞沪增援团,于德元奉命出征。

  1800名热血男儿每人配1把4公斤重的大刀、1挺机关枪和6颗手榴弹,向上海进发。抵达上海后,他们被编入88师,死守吴福线的一段阵地。敌人装备精良,日军坦克就在对面逞凶,但战士们高喊着“决不能让日本人把阵地攻下来”,宁死也不愿做亡国奴!

  机枪扫射,炮弹横飞,战士们浴血奋战。很快,战壕里的水就变成了红色,不断有人在受伤、牺牲。每当有战友在身边牺牲,于德元就会大喊一声:他奶奶的!

  有一次,于德元正在掩体旁射击,只觉得额头一热,两眼顿时什么也看不到了,一颗子弹擦着他的额头飞过去了,鲜血糊住了他的眼睛,但他根本顾不上包扎,继续战斗。随后的几次战斗中,于德元的左腿、脖子先后被子弹打中,但只要还能动,他就一定坚持打下去。

  很快,子弹打完了,不知是谁大喊一声:“我们不能再退了,哪怕只剩一人一枪一弹,也要坚持到底,与阵地共存亡!”于德元抽出大刀就冲了上去。在西安时,于德元就是大刀班的兵,对日本人的刀法有过研究。拨、挡、刺,上来就把一个日本兵的头砍了下来。还没等他喘息过来,又一个日本兵上来了。大刀翻飞,血肉四溅,于德元不知道战斗是何时结束的,只觉得眼前的日本兵渐渐少了,一停下来,他只觉手脚酸软,这时,他已经砍倒了13个日本兵。

  经过一个多月的拼杀,到1937年10月返回陕西时,1800人的队伍就剩下了600余人,随后又到山西打鬼子

  川军少将的回忆:

  1937年8月13日,淞沪抗战爆发时,杜重石任川军二十军驻上海办事处少将处长。奉蒋中正命令,在军长杨森带领下,二十军士兵穿着自己打的草鞋,戴着竹斗笠,有的还带着油纸伞,9

  月1日从贵州安顺徒步出发,沿湘黔公路行军,到湖南辰溪乘船到长沙,换乘火车经粤汉路到武昌徐家棚车站,连夜渡江到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