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百零六章 战略解析(1)_我的元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我的胡汉三同志,你选择去巴库地区抢油田呢?还是选择去死地奥尔斯克呢?”

  文森特好不犹豫是用自己的手指着奥尔斯克说:

  “我选择去死地奥尔斯克,但请总司令再给我一个军的装甲部队吧,呵呵.”

  “胡汉三同志,你可别把我当土豪一样地打劫,装甲军是没有的,但是我可以给你两个师的党卫军步兵师你,德国最精锐的步兵师,战无不胜的步兵师,想要吗?”

  国防军新编步兵师,现在已经划入党卫军战斗序列,再把衣服一换,就成了张俊口中最精锐,战无不胜的党卫军步兵师了,这不是忽悠文森特这个胡汉三嘛。

  “要,当然要,我完全可以让这三万多党卫军精锐步兵建立一个防御圈,然后用我的意大利装甲军组成快速打击部队,哪个苏联佬敢来动我的奥尔斯克……那是他自寻死路,我会免费送他去上帝那里报道。

  文森特狂言已出,不知道结局如何,也只有真真切切地打过才知道。

  ……

  张俊安排到文森特这个胡汉三后,在离开华沙的时候,亲自给给希特勒写了一封报告,仔细分析了德国应该如何战胜国土宽广的苏联。张俊毕竟只能指挥一个集团军群,对于占领地的具体政策,还是需要德国这个欧盟元首拿主意,张俊没有直接使用说教的方式,而是用一种学术研究报告形势来写的。

  “……小国能战胜大国,面积、人口、资源、技术等因素,更多程度上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,而不是立即就能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战争实力(战争实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武装部队的多寡精锐与否、武器装备是否精良、后勤补给是否充足)――“潜力”不等于现实的“实力”。换言之,如果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未能及时转化为战争实力,即使她的潜力再庞大,也有失败的可能。

  国土面积的大小和人口数量及资源丰富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,而且它决定了战略空间的大小和战场上双方的旋回余地,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进行方式:阵地战还是运动战?速决战还是持久战?人口数量直接关系到战时急需的人力资源:适龄兵役人口的数量决定了军队后备兵力的大小,男女壮年人口是战时扩大军需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来源。

  矿产资源的丰富与否和国家能否生产出足够的战争物资、武器装备有着莫大的关系。石油、铁、铝、煤、橡胶、粮食、布料、各种金属都是战时需求量极大的战略物资,缺少了它们,战争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。一个国家如果处在战时被封锁的状态,战略物资无法通过贸易交换等方式获得的话,资源问题就决定了她自持力的大小、持续作战的能力。

  文化技术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在战时能够发明出多少武器装备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