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六十四章:意外碰见的熟人_从塌房偶像到文娱巨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固然,丁炙虽然刚前不久就跟经纪人梁琼议定,先让子弹再飞一会,在窥探播出以及寒战2上映之前,暂缓所有的业务,就连鹅厂系那边抛出来的橄榄枝都先晾了起来。

  但梁嘉晖的邀约又完全不同了,这个他没多少犹豫就过来了。

  不是他厚此薄彼,而是一个是利益相关,一个是朋友情谊。

  在内地的圈里,随着《八佰》的上映和《窥探》的前期开始宣传,丁炙已经有了几分斤两了,所以蜜桃TV才会想要拉他上船的心思。

  而梁嘉晖身在港岛,再加上是老派艺人,和内娱圈不接壤,在他看来,丁炙还是半年前那个毫无名气,但又很有潜力,极对他脾气的小伙子。

  说真的,许多港派艺人在往前十几年都大多对内地艺人有种天然的优越感。

  在十几年后,港圈的衰落,港资也见风使舵地大规模投资内地,新生代基本青黄不接,这时候的许多港岛艺人又大多带着点暗搓搓的自卑心理,而又表现出一种倨傲的心态。

  再到后来,内娱市场愈发发达,那体量又哪里是港岛一个小小地区能够比拟的,那许多艺人又认清状况,眼巴巴地想要挤进去了,有几个成功的,更多的是失败的。

  内娱一年冒出多少个小花小生啊,自己都卷得要命,新生代基本来一个死一个,后面压根没人敢,也没渠道来内地试水了,稍微出头一点的大概也就是那个翻唱“野狼disco”的那位了。

  而梁嘉晖和许多港岛艺人不同。

  他出道作就是在1983年内地拍的《垂帘听政》和《火烧圆明园》,开局天胡,以新人之资,直接拿下第三届金像奖的影帝称号。

  要知道那时候的金像奖还是很有料的,还不是如今沦为自家玩过家家的地区性奖项。

  但因为这部片是在内地拍摄的,而当时湾湾文化局有个规矩,在内地拍过电影的演员,一律封杀。

  而湾湾市场作为港岛电影圈最重要的市场之一,这一纸封杀令,直接让开局即巅峰的梁嘉晖直接凉了,最后甚至沦落到摆地摊糊口的地步。

  据传当时有看好梁嘉晖的人去过求情,湾湾那边也有所松口,说梁嘉晖只要能够写“悔过书”,和内地划分界限,就尚有商量的余地。

  却被地摊小贩梁嘉晖给拒绝了,这一举措,让他直接被雪藏了两三年。

  可以这么说,梁嘉晖是少数对内地的态度始终如一的艺人了,但他却绝少标榜自己是啥啥爱国艺人之类的。

  也许在梁嘉晖看来,这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,并没有什么好吹嘘的。

  所以说,他对丁炙的如此上心,似乎也就说得过去了,他没啥门户之见,圈子之别,很纯粹地就是想提携下看得顺眼的后辈。

  港岛国际机场。

  丁炙阔别半年多,再次来到这里。

  和上次自己和小胖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l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